神州盛世春意濃,生機盎然萬象新。在這個草木蔓發、生機勃勃的美好時節,2018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如期而至。在6日下午舉行的“三八”文藝匯演上,鎮婦聯表彰了一批婦女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
據了解,過去的一年里,鎮婦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帶領各級婦女組織和廣大婦女群眾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中心,突出主業,為建設宜業宜商宜居的東莞東部中心作出了積極貢獻,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為表彰先進,分別授予140個集體和個人“最美家庭”“最美女工匠”和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進一步宣傳優秀典型。今天,就跟隨記者的步伐,一起聆聽就在我們身邊的巾幗故事。
曾燕群、邱新新:走過四季愛是永恒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有這樣一位妻子,她叫曾燕群,是一名教師,她的另一個身份,是軍嫂;她的丈夫,遠在390公里外的廣東省東莞市,他叫邱新新,是常平邊檢站監護中隊的一名排長。
2008年開始,6年的愛情長跑,一年365天,每年兩個人見面的時間不到五分之一,390公里的車程,要換乘3次,顛簸6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對方的身邊……這“候鳥式生活”讓人不禁會問“到底什么是愛情”,他們倆回答:“愛情就是你愿意和自己所愛的人四季長久,直到永遠?!?/span>
春:愛情才露尖尖角
邱新新和曾燕群認識,是在一個朋友聚會上。那年,是邱新新當兵的第3個年頭。也許是長期的軍事訓練,培養了他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的軍人氣質?!昂推渌讼啾?,他更加陽光,在人群中特別出眾,跟別人不一樣?!痹嗳夯貞浧饘η裥滦碌牡谝挥∠?,臉上還是顯露出些許羞澀和驕傲。而邱新新,也被曾燕群這個文靜乖巧的女孩所吸引,看似嬌小的她,卻有張單純樂觀的笑臉。
從此,熾熱、纏綿的書信和電話便在兩個遙遠的城市間來回穿梭著。在彼此的陪伴和鼓勵下,兩顆年輕的心貼得越來越近。
冬:寒窗苦讀伴君圓夢
曾燕群深知邱新新從小就有著一個綠色的夢,穿上一身橄欖綠的軍裝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當她知道考學成為軍官是武警戰士可以繼續留在部隊服役的機會時,她毅然鼓勵邱新新拿起書本,復習課業,考上軍校。邱新新的軍事素質過硬,學習成績卻讓人不敢恭維,讓幾乎不拿筆寫字的他捧起書來靜靜學習,簡直是火燒屁股——坐不住。
但是,為了心中的夢想,邱新新答應曾燕群努力一把。于是,他每天爭取時間復習功課,曾燕群甚至還當起了老師,給他進行考核測試。3次考試均以失敗告終后,邱新新的心都涼了,他想放棄了。為了讓邱新新堅定信心,曾燕群給他講紅軍長征、滑鐵盧戰役這些故事,激勵他雖屢戰屢敗,卻要越挫越勇,讓邱新新重拾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曾燕群不斷的鼓勵下,邱新新終于沖破了重重關卡,如愿以償考上了廣州邊防指揮學校。
秋:在收獲幸福的路上學會等待
一轉眼,愛情到了瓜熟蒂落、修成正果的時候,邱新新準備向上級打休假報告,和曾燕群結婚。
沒想到,恰逢安保敏感時期,部隊進入二級戰備狀態,邱新新還沒遞上的休假條,就悄悄地收了起來。在部隊成長起來的他知道這時候應該顧全大局,舍小家為大家,兒女情長怎能比得上國泰民安?部署完安保工作之后,邱新新深吸一口氣,拿起電話,準備把推遲婚期的消息告訴曾燕群。
聽到這個消息后,曾燕群的心情明顯低落了。電話那頭一聲聲清脆而急促的哨音,讓邱新新不得不暫時放下電話,也把曾燕群這悲傷的記憶給打斷了。聽著那一聲聲洪亮而威嚴的番號聲,不禁讓她想起了邱新新當兵時用攢下的子彈殼做給她的坦克,每次外出總是對她千叮嚀萬囑咐,并且一定在門口等她回來,電話里頭常常掛念著她父母的身體……這不就是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嗎?曾燕群心里坦然了,當邱新新再拿起電話時,曾燕群開心地說道:“好事多磨,你就先忙你的工作吧,幸福是需要學會等待的?!?/span>
夏:怒放的生命
2014年的夏天,邱新新和曾燕群喜結連理,彼此珍愛、互相扶持的兩個人終于走到了一起。
現在的曾燕群,更懂得了理解和包容。她知道她是家里堅強的后盾,只有家里后方平安,邱新新才能安心。于是,她不僅努力工作,分擔家里經濟重擔,同時還全心全意照顧家里的老人,幫忙做家務,陪他們聊天解悶,把邱新新部隊里的故事講給他們聽,逗他們開心。
妻子曾燕群莫大的支持已成為邱新新強大的精神動力,現在的邱新新在工作上更加積極主動,帶領著他的中隊戰士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而他也多次獲得嘉獎,并在2014年年底被評為“優秀干部”。
有句話說“兩個對的人,會讓彼此變得越來越好”。正是邱新新和曾燕群一路走來彼此的信任、理解、支持,讓這對牛郎織女情比金堅,成為彼此最好的人生伴侶。
李鳳軒、譚永全:相扶相守對抗病魔十二載
沒有風雨躲得過,沒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的牽你的手,不去想該不該回頭……一曲凄婉纏綿的歌曲《牽手》,真實唱出了盧屋村李鳳軒家庭的境遇。一對艱難相愛的夫妻,妻子頑強與病魔抗爭,丈夫對身患絕癥的妻子不離不棄,攜手共度漫漫人生。
不畏重病笑對磨難
當其他孩子歡蹦亂跳,盡情游戲的時候,9歲的李鳳軒只能靜靜坐在家門口,用羨慕的眼神追隨著小伙伴的身影,她因為患有惡性室管膜母細胞瘤,生命岌岌可危。盡管父母傾盡家產為她做了開顱手術,但是醫生的一席話卻讓這個剛剛萌生希望之光的女孩再一次跌落黑暗中——“手術雖然成功了,但是你所罹患的室管膜母細胞瘤,愈后較差,5年后復發率非常高”。這句話就像定時炸彈一般懸在李鳳軒與家人頭上,一家人時時刻刻忐忑不安。
颶風雖然可以折斷樹的枝丫,卻不能斬斷蔥郁的生命力,幼小的李鳳軒堅強忍耐著痛苦的化療,在治病的過程中,她從沒有放棄學業,從小學到高中,她不僅表現出色,成績也十分優異。高三那年,正當她滿懷憧憬,幻想自己美好的大學生涯時,突如其來的劇烈頭痛提醒她——恐怖的腦瘤復發了。她不得不再次接受手術治療,病情的加重,不僅讓她的家庭背負上沉重的債務,也讓這個花季少女永遠被隔絕在大學的校門之外??墒?,樂觀的李鳳軒依然笑顏如花,在高中畢業之后,她勤奮工作著,笑對人生一切磨難。
共度患難演繹夫妻佳話
2005年,李鳳軒與常平松柏塘村的譚永全結識并相愛了。很快,兩人喜結連理,不久后就生育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就在兒子蹣跚學步的時候,李鳳軒覺得頭暈腦脹,直至她突然昏厥送到醫院,才診斷發現腦瘤又復發了。因為已經進行過兩次開顱手術,李鳳軒的身體健康狀況較差,醫生只能用小劑量的放療藥物緩慢地殺死李鳳軒體內的癌細胞。這樣的診治過程,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令李鳳軒痛苦萬分而又感到絕望。周邊的親友鄰居都勸丈夫譚永全放棄對妻子的治療,譚永全卻一聲不吭,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妻子。
譚永全在松柏塘村委會工作,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做飯、送孩子上學、買菜……一刻不停。周末假日里,譚永全還會開著自己的小車去跑“滴滴”載客,賺取微薄的外快,為妻子多爭取一分一毫的救命錢。盡管工作操勞,但他對妻子的照顧仍是無微不至,溫柔以待。偶爾李鳳軒因為疾病疼痛發一些小脾氣,譚永全也從來都不會生氣,默默地幫她按摩,緩解她的不適。
十二載,4000多個日日夜夜,在這個普通的家庭里,丈夫譚永全對妻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妻子堅韌不拔對抗病魔,一家人相親相愛,他們用行動譜寫了一段患難夫妻恩愛相守的佳話。
常安醫院巾幗文明崗:用行動溫暖每一位患者
苦與累,緊張與忙碌,這是常安醫院白衣天使們的工作常態。多年來,常安醫院的女性醫護人員默默堅守在拯救生命的第一線,這個有著400多名女員工的巾幗團隊,用高超的醫術、真誠的服務為生命撐起了一片湛藍的晴空,并獲我鎮巾幗文明崗稱號。
東莞常安醫院共有員工640人,其中女員工426人,占66.6%,是一支知識化、專業化的隊伍?!皟炠|護理服務是讓病友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的服務,十一樓病區曾喜云護士長說。每天清晨7點30分,輕輕地兩下敲門聲后,“大家早上好!”“昨晚您睡得好嗎?”“今天您感覺好一些了嗎?”……患者們在朝氣的問候中開啟新的一天。女醫護人員們每天以最美麗的微笑、最親切的語言、最精心的護理、最飽滿的工作熱情感染著病區的患者們。
當然,診療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波折”,由于疾病帶來的不適導致患者產生了負面情緒,進而做出了一些不配合治療甚至輕生等極端行為,大大影響了診療,也使療效大打折扣。這時,女醫護人員們便發揮女性特有的優勢,從心理進行疏導,用行動為患者撐起生的希望,陪伴患者走出陰霾。
常安醫療團隊在大街小巷、社區樓宇間穿行了7個年頭,積極把健康知識及保健技巧從醫院帶到老百姓家里,傳授到老百姓手中。2017年,常安醫院舉辦基層醫學科普9場次,無償醫療服務14場次,醫療志愿服務惠及1300余戶病患家庭,女性員工作為重要的參與者,足跡遍布常平鎮及周邊地區社區服務中心、村委會、企業、學校等。
“為生命護航,為健康加油”。在拯救生命的第一線,常安醫院女醫護人員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快捷、周到、全程、高效”的護理理念,踐行了白衣天使對生命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