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木頭鎮是全市唯一純客家鎮,獲得“國家生態宜居示范鄉鎮”“國家衛生鎮”“全國擁軍優屬先進單位”“省文明鎮”“省教育強鎮”等榮譽稱號,素有“小香港”美譽。2021年,獲評全國優質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廣東省森林鄉村、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11個,千強鎮排名第137。
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樟木頭鎮作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之一,毗鄰深圳、廣州,是連接廣深惠三市的交通要塞,擁有廣深莞惠“1小時交通圈”優勢。莞深、潮莞、博深、龍林、從莞五條高速公路在這里交匯;乘坐廣深動車前往深圳只需18分鐘,廣州只需45分鐘;廣惠城軌密切聯接灣區都市圈;建設中的東莞1號線支線直接貫通贛深高鐵東莞南站及深圳城軌22號線;樟木頭東站、樟木頭火車站、東莞南站成為綜合交通樞紐,可實現高鐵、城軌、地鐵“零換乘”。
生態環境品質優良。全鎮四面環山、環境優美,觀音山、寶山、九洞三座省級以上森林公園,石馬河、官倉河經過近年污染防治攻堅,水質已穩定達標,石馬河旗嶺國考斷面水質穩定提升為五類以上水質,重現魚翔淺底、白鷺成群的水生態美景。全鎮建成區綠化率52.59%,森林覆蓋率74.99%,市級生態社區覆蓋率100%,成功創建廣東省森林小鎮,成為“全市森林覆蓋率最高、森林公園數量最多”的鎮街。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圍繞“大森林、純客家、老品牌”發展思路,全面挖掘文旅資源價值,每年吸引游客兩百萬人次,是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創建區。
產業特色鮮明。樟木頭鎮大力實施市倍增計劃和鎮百家億元企業培育行動,目前規上工業企業194家、世界五百強企業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5家,市場主體3萬余戶。出臺《樟木頭鎮百家億元企業培育行動方案》,每年設立2000萬元培育基金,培育了博世、羅曼、永林等一批市倍增企業做大做強。商貿流通氛圍濃厚,有塑膠、糧食、水果等六大專業市場,是“廣東省商貿服務專業鎮”“中國塑膠商貿重鎮”,其中塑膠市場年交易額達超過600億,有“北有余姚、南有樟木頭”美稱。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作為東莞市唯一的純客家鎮,樟木頭客家文化源遠流長,麒麟舞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家巷古建筑群、客家山歌及客家美食等特色濃郁,將軍館、冠和博物館、蔡氏宗祠等文化旅游資源豐富,荔枝旅游文化節、麒麟舞邀請賽文旅品牌影響力彰顯,中國文學名家東莞駐創基地落戶,中國作家第一村三位作家獲得國家最高榮譽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文化強鎮建設邁出了新步伐。
2022年11月10日